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外骨骼实验室团队开发了一种轻便的可穿戴机器人,能够自行移动到轮椅旁,协助使用者穿戴和起身,使其能够行走和爬楼梯。研究人员表示,其目标是创造一种无缝融入残疾人日常生活的机器人。
这款名为WalkON Suit F1的动力外骨骼由铝和钛组成,重量为50千克,由12个电子电机驱动,模拟人类行走时关节的运动。在硬件上,其主要包含执行器、机械框架、电机驱动器、电源电路;在软件上,其主要使用了一款轨迹生成算法。
研究人员表示,其研究是受到了电影《钢铁侠》的启发。为了确保用户在行走时的平衡,机器人在鞋底和上身配备了传感器,每秒监测1,000个信号,并预测用户的预期动作。机器人前部的镜片就像眼睛一样,可以分析周围的环境、识别楼梯的高度、检测障碍物,以弥补完全截瘫用户的感官能力不足。
金承焕 (Kim Seung-hwan)因为交通事故导致下肢瘫痪,该设备帮助他能够以3.2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爬上一段楼梯,并从侧向坐入长凳。金承焕表示,无论身在何处,即使是坐在轮椅上,该机器人也能靠近并自主帮助其站起来,这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近日,金承焕还在瑞士苏黎世“CYBATHLON 2024”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决赛中穿着WalkON Suit F1获得金牌。该赛事也被称为“半机械人仿生奥运会”,比赛汇集了全球最前沿的仿生技术,涉及假肢、轮椅、外骨骼、脑机接口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这些人类顶尖“辅助技术”的应用创新。赛事中,有不同身体残疾的人员在八个类别中展示了辅助机器人。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实验团队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深耕22年,于2014年成立了Angel Robotics公司。他们的产品不仅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亮相,现在更扩展到康复治疗、日常协助、工业安保、机器人零件供应等四个场景。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竞赛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为全球约五分之一患有不同程度肌肉无力的人群带来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孔庆春团队又发表十多篇关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论文,相信这些成果也会逐渐落地到Angel Robotics公司的产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