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成立与上市:IperionX成立于2020年,2022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最新市值达5.2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尽管公司尚未盈利(2025财年前三季度收入仅53万美元,亏损2,184万美元),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潜力高度认可。
• 核心目标:通过低碳、低成本的钛金属冶炼与加工技术,颠覆传统钛产业链(依赖高能耗的克罗尔法和真空熔炼),打造美国本土的可持续钛供应链。
颠覆性技术:HAMR与HSPT
(1) HAMR(氢辅助金属热还原)工艺
• 原理:通过破坏钛-氧键的稳定性,在低温(<800°C)下快速(<6小时)将钛矿石或废料还原为高纯度钛粉,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50%,且实现零碳排放。
• 进展:2024年在弗吉尼亚州启动工业化生产,使用100%钛废料为原料,产能达中试工厂的60倍; 美国国防部4,710万美元资助中,部分资金用于扩大HAMR产能。
(2) HSPT(氢烧结相变)技术
• 优势:通过粉末冶金直接烧结钛粉,生产近净形锻造部件,减少机械加工需求,成品率从传统工艺的5~15%提升至50~85%。
• 应用:已生产航空级钛合金部件,性能超过行业标准,2024年底完成首个商业生产周期。
上游资源整合:泰坦项目
• 资源储备:田纳西州泰坦项目拥有383万吨钛铁矿和90万吨金红石资源,地表开采成本极低(仅需剥离10米土层)。
• “绿金红石64”技术:专利富集工艺可将低品位钛铁矿升级为高纯度合成金红石,副产品(如磷酸铁锂电池原料)进一步增值。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防部合同:2025年2月获美国防部4,710万美元订单,用于加速钛供应链本土化,减少对中、俄进口依赖。
• 其他资助: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1,100万美元融资,用于采购先进制造设备。
挑战与前景
• 技术商业化:需验证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 原料依赖:短期内仍依赖进口海绵钛和废料,泰坦项目预计2028年投产。
总结
IperionX通过低碳冶炼+高效加工+资源垂直整合的模式,成为美国钛产业链革新的关键力量,但其长期成功取决于技术落地与政策持续性。